日本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发表时间:2020-09-16 13:57 ![]() 日本对虾具有耐低温、养殖成 本低、活虾适宜长途运输、市场活虾出售、市场售价高等优点, 一直是海 水池塘养殖的优势品种。近年来,日照沿海地区规模化发展冬季工厂化暖式大棚存养日本对虾,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效益。根据这一特点,日照市东港区养殖户司军昔经过探索,利用工厂化暖式大棚养殖日本对虾,获得成功。2017年7月中旬放苗,2018年1月 15日开始收获。养殖面积500m2,产值 20余万元,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。 现把工厂化暖式大棚养殖日本对虾的技术介绍如下: 一、养殖池设施及放苗准备 养殖池的建设材料主要有混凝 土、水泥砖、透明塑料薄膜等。池子 的形状一般为圆形或八角形,规格为 20m2~30m2,池深90cm~100cm,池 底平坦,排污口设在池底中央。用塑 料方框筐倒扣罩在排污口上,以排污 口为中心,用砖垒内径40cm的圆圈, 高15cm的内池;进水口设置2个,朝 同一方向进水,以使水流旋转。或用 冬暖式工厂化养殖大菱鲆的闲置池, 具备相应的配套设施,如地下深水 井、增氧设施等。 日本对虾喜欢栖息于沙底,具 有较强的潜沙特性,白天潜伏在深度2cm~3cm的沙底内。先用漂白粉消毒养殖池,然后铺设15cm左右的细沙,铺设细 沙前,一般用二级砂滤的海水冲洗细沙,把沙中的杂质或微生物等冲洗掉,同时 也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。 进水施肥,培育基础饵料。 一般在放苗前10天~15天,虾池进水70cm左右, 选择晴天进行施肥,每立方水体施尿素3g~5g,以后每周视池水肥度情况进行追 肥、施底改和投放有益菌。 二、虾苗放养 (一)虾苗的选择和运输 日本对虾的养殖苗种,应选择全长在0.8cm以上、个体差异较小、规格整齐、 体色透明、体表清洁无寄生物、健壮活泼、弹跳力强(捞起一部分放入水盆内用 手搅水虾苗全部逆水游动,然后全部散开。盆的底部放些沙子,很快就会潜入其 中)的虾苗。同时应对培育池水质、使用的饵料、亲虾来源及状况,进行认真了 解和观察。 虾苗的装运使用无毒的塑料薄膜袋较好, 一个容积为30L的薄膜袋,在水温 20℃情况下,运输时间在5小时左右时可装苗1.5万尾; 10小时左右时可装苗1.2万 尾;15小时左右时可装苗0.8万尾,最好不超过20小时。 (二)放养密度 日本对虾种放养密度400尾/m2~500尾/m2,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或过低。 三、饵料投喂 (一)日投饵量的确定 养殖期可以用手抄网定量法,测定池中虾的总重量,然后确定投饵量。 一般 情况下,虾体重1g~5g时日投饵量按总虾重的7%~10%投喂,虾体重5g~10g时按4%~7%投喂,虾体重10g~20g时按3%~4%投喂(均指人工配合饲料干重)。 (二)投饵时间和数量 日本对虾白天潜伏在池底沙中很少活动,日落后出来摄食,而在午夜饱食 之后又逐渐恢复潜沙。根据这一习性,饵料投喂应在日落后开始而于午夜时结束 (一般夏季18:00以后,秋冬季17:00以 后)。其中,日落后一个多小时内为日本对虾摄食最盛期,此时可投喂日饵料量的50% ,3小时后再投35%,午 夜时投15%,视日本对虾摄食数量再 作调整。在投饵过程中,切忌将饵料投放池内方框筐周围。进入冬季,根据水温的变化,养殖模式由喂养变为存养,减少配合饲料投喂,改为以喂沙蚕为主。 四、水质调控 养殖日本对虾最关键的是对养殖 水质的调控。工厂化温室大棚养殖一 年可养两茬虾,4月中旬水温偏低,养 殖过程中水温逐渐升高, 一般水温由 16℃逐渐升到28℃。而7月中旬第二茬 放苗时,水温偏高,养殖过程后期水 温逐渐降低。冬季,自然海水水温偏 低,应取地下深水井的海水,在日照 地区,地下深水井的海水的盐度、水 温度、pH值等都适合日本对虾的生存 习性。并且水源水质符合GB11607的 要求,养殖水质符合NY5052的要求。 (一)盐度 虽然日本对虾为广盐性虾类,对 盐度的适宜范围是15~30,但高密度 养时适应低盐度能力较差。因此养虾 的海水盐度宜相应的提高。使用地下 深水井的海水盐度一般在27左右。 (二)温度 日本对虾属亚热带种类,最适温 范围为25℃~30℃,在8℃~10℃停 止摄食,5℃以下死亡。夏秋季节水温 偏高;冬季,向养殖池中抽用地下海 水,地下水温在13℃~-15℃,能确保 日本对虾存活。 (三)溶解氧 日本对虾在池养中忍受溶氧的临 界点是2mg/L,低于这一临界点即开 始死亡。因此在存养期间需要人工充 氧,溶氧量保持在5mg/L以上。 (四)pH 日本对虾对pH值适应值为7.8~9 之间。而地下深海水pH值较稳定, 一 般在8.2左右。 每 天 早 晨 定 时 排 放 池 水 20cm~30cm,然后再添加到原水位。 定期使用光合细菌、硝化细菌等微生物制剂改善底质和水质,发现浮游生物比例不协调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节。定期在白天进入池内取出方框筐,清理附着在筐上的污物。 五、病害防治 坚持“以防为主,治疗为辅”的 方针。第一,稳定水质,在整个养殖 过程中保持水色、 pH、透明度等水体 理化指标的相对稳定,保持较高的溶解氧;第二,在配合饲料里定期添加水产用多维和免疫多糖增强对虾自身免疫力,定期对对虾进行检查,发现对虾白天不潜沙,行动呆滞、体色暗淡、肠道空、体表不干净无光泽、鳃发黄发黑时应特别注意,结合水色、 底质以及天气等因素分析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以免发生重大损失。 六、日常观测 (一)对虾摄食情况 摄食情况反映投放饵料是否适 当,底质和水质是否正常,直接影响 对虾的生长和健康情况。 (二)对虾生长情况 生长情况的观测主要有成活数和 平均体重的估测,体长测定和蜕壳情 况等。 (三)对虾活动情况 根据日本对虾生活习性观察其活 动情况,发现异常情况,如对虾不潜 沙、活动力降低、反映迟钝、浮头或 在水面打转等,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 处理。 (四)虾池底质和水质情况 包括池底颜色和气味,水质指标 的日常观测等。 七、出池销售 把存养池的水放干,掘沙取虾, 上市销售。 八、效益分析 养殖日本对虾一般在7月中旬放养 入工厂化大棚池,春节前后销售,养殖时间6个月左右。前3个多月是虾的 生长时间,虾的规格150尾/kg,而后2 个多月是虾的存养时间,主要是靠利用市场销售价差,获取利润。到2018 年1月15日开始出售,日本对虾销售价 格达到200元/kg左右,每平方米产虾 2kg左右,产值20余万元,获利润12万 余元。 九、注意事项 放苗时,育苗池水盐度和虾池 水的盐度差不大于3,水温差不大于 2℃。 放苗前期,为满足对虾的生长营 养需求,可投喂丰年虫,虾长到3cm 后,投喂鲜饵料。可以用新鲜野杂鱼 和配合饲料按3:7投喂。采用傍晚时投 喂新鲜野杂鱼,夜间投喂配合饲料的 方法。 4月下旬投放头茬虾苗,建议放苗 密度在300尾/m2~400尾/m2。第二次 投放虾苗时间,最好在6月底或7月上 旬,保证对虾的生长时间。 放苗的同时全池泼洒抗应激产 品,提高虾苗成活率。 养殖过程中,温室大棚要注意 采光,棚顶要用透光性好透明塑料薄 膜。
文章分类:
养殖技术
|